摘要
1.其對「專題導向教學法對高鈴者資訊科技學習之影響」的意見,此與科技學門的關係太遠,無法彰顯科技學門的問題,這個研究的題目是別的系所研究的題目。
2.我所思考的角度是比較偏教育的思考的角度,與科技學門所要探討的問題的關係過於薄弱,科技教育這件事是在科技應用的過程中所必須的一個手段,所以科技教育只是科技學門研究的一環。
3.SEM、統計、研究方法只是工具,找到科技學門研究的問題才是重點。
4.科技學門研究的重點在於科技本質、科技應用的研究,而非教育、研究法或統計。
5.人因工程與科技有何不同,人因工程是在製造科技產品時考慮到人使用的因素,讓科技更易於使用,而科技學門的討論角度是從人的角度出發,以人為本,考慮人可以選擇科技、人可以控制科技、人可以使用科技、人可以評估科技,而非被科技所控制與逼迫。
6.專業是自己定義自己該做什麼,而別人決定你的工作內容者是受雇,而我們必須發展科技學門的專業,必須去定義科技學門研究該做什麼。
7.科技學門要成為一個專業,就必須要有自我的學術組織,自己所定義的研究問題與方法。
8.論文的方向與題目應與科技學門所必須發展的方向、解決科技學門的問題。
9.台灣三所師範的科技教育相關科的科系,以前的任務在於培養中小學的教技教師,方向與內涵上以教育加上科技,其態樣有1.如何引介科技給國中小學生,2.教導學生使用與創造科技及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及其創造力、3.了解科技影響的議題。
11.科技學門的根基在於科技的環宇架構,也就是有關科技的知識、程序與脈絡。
心得
1.以本門(科技或科技應用)的觀點,來思考論文的方向,以解決本門所學解決的問題。
2.科技學門的任務是什麼?研究內涵為何?我試著回答,首先想到的是系上改名的理由,改名後的任務為何?到底此學門的功能在那裡,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,這樣的人才要如何成為專業,這些都應該先釐清,若往後以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博士之名畢業,而研究的內涵只有科技教育,這樣適切嗎?系上的更名動作,是否意謂著系上必須進行轉型,而要轉到那裡?研究的方向又在那裡?身為系上博士班的研究生,提出自己的一些淺見,「科技應用」這個研究方向,應是符合系上名稱的一個研究方向,也符合轉型的需求,不然只是新瓶裝舊酒,喝起來並不對味,故系上的研究方向還是要回歸本務,找到本務的研究主題,這個系才能成長茁壯,否則還是固守在科技教育之中,雖然科技教育是科技應用過程的一環,但若是只是研究科技教育,那就失去改名或正名的意義。
科技應用的研究是本門責無旁貸的責任,而科技應用有那些主要研究的問題,我試著列舉,1.科技應用的必要性,2.科技應用的重要性,3.科技應用產生了那些問題,4.科技應用的步驟、方法及種類有那些,5.科技本質的研究,6.科技使用的研究,7.科技評估的研究,8.科技教育的研究,9.科技應用影響的研究,10.科技改變與科技應用的研究,11.新舊科技系統應用的衝突的研究,12.科技應用與環境影響的研究,13.科技應用對人影響的研究。